第(1/3)页 很多人跑去应聘,不仅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有工作起码不会饿死渴死,或许吃不饱但能活下来。 招聘的种植名额远超想象,可以说几乎是来者不拒,没有经验的可以让老员工带。 不止开垦农田,空出来的厂房可以搞室内栽培种植。 曲悠有强烈预感,市政在想尽一切办法囤粮。 传言国家储备粮丰富,可天灾已经两年,谁知道还剩多少? 即使有余粮,也不可能多,有需要都是从外省调拨的。 全球性的灾难,各地自顾不暇,谁不捂紧粮仓保护本地群众,怎么可能会让给其他地区的。 即使国家发话,估计也是优先调拨给大基地,轮到各市地区就更少了。 说到底还是要自救,哪能坐等投喂。 不管如何,曲悠还是相信哪怕地震到来,结局也会比上次好。 日子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 曲悠将长大的兔子进行断舍离,直接处理干净后丢进空间存着,再把受精的鸡鸭蛋跟鹌鹑拿出来孵,尽快实现鸡鸭肉自由。 季诗情中断她的计划,“你空间还有多少位置?” 曲悠不解,“你有新计划?” 空间再大,也架不住她们狂塞,已经没有多少位置了。 季诗情点头,“想去趟海边。” 曲悠不解,“去海边干什么?” 季诗情居安思危,囤的粮食不少,加上空间留了几块地种植,饿肚子倒不至于,但肉类还是少了,得提前做准备。 “内陆城市靠山吃山,我们沿海只能靠海吃海。” 海北市地处位置就是靠海,边界线有三分之一就是紧挨着大海,末世前有不少人会选择来海边玩。 耐旱地瓜和水稻生长周期长,城市无法源源不断提供给幸存者食物,他们只能朝大海伸手要。 天灾两年,尤其是冰封一年,沿海渔民没法出海捕捞,暴雨暴雪极热让人们出门不便,但是鱼可不会,不出意外的话海洋鱼类会很丰富,而且鱼还会很肥。 曲悠这才想起来,东三省那边只要是化冻,出海打渔一定是收获颇丰。 明哲在旁边听,点点头,“确实,幸存者在后期会往海边迁徙就是这个道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