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辰并不知道陈导明想的这些,他正在和冯小钢等人聊其他东西。 “你今天说的太好了,那帮玩意真不是个东西,就是欠……” 冯小钢完全不管场合,对张辰刚才的行为大加赞赏。 旁边的葛由扯扯他的袖子:“你小声点,记者还没走呢,万一被他们听到了,又是是非~” “怕什么,他们敢BB我也像张辰这样喷他们一顿,早看港圈那些家伙不爽了,明明是来内地讨饭吃的,一个个还摆起大爷谱。” 京圈大概是最不爽港圈的一批人,因为某种意义上,港圈的出现打断了京圈的垄断地位。 张辰在旁边打着哈哈,他并不想将事态扩大。 一个是韩三坪提醒过他,另一个,他也觉得这是个人恩怨。 跟港圈无关,就是那么一个或几个香港电影人在针对他,这些人代表不了港圈。 倒是旁边的张国利看出张辰不想多聊这个话题,遂开口问道:“你刚才说要做特工片,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这种场合,张辰肯定不能承认自己就是口嗨了。 打死也不能承认。 何况不就是特工片嘛,也没什么难的,大不了就真做一部。 “伱真做啊?咱们国内可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题材。” 特工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了。 《007》系统,《谍影重重》系列,《碟中谍》系列,早就见怪不怪。 但这样的题材国内真就没有人做过。 “也不算吧,程龙不就做过《我是谁》吗?” “那是程龙,也不是我们内地啊,而且《我是谁》严格说起来,其实属于动作片,特工的元素并不强烈,唯一能和特工扯上关系的,大概只有最开始的用椰子输液……” 听着几人讨论,张辰没有参与,而是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事。 教他们怎么拍特工片是口嗨,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真的可以做。 记忆里这种题材的片子太多了。 《飓风营救》《制裁特工》《史密斯夫妇》…… 哦,《史密斯夫妇》大概不行,这片子是今年7月登录国内的,现在没准都已经在北美上映了。 这还是出名的,不太出名的还有瑞典的《国家利益》。 精彩程度比不上前面的几部美国片,但能拍续集说明至少前作是成功的。 张辰越想越顺,特工片其实没什么难拍的。 说白了,它的内核其实还是动作片,只不过需要用大量的细节来强调特工这个身份。 怎么强调? 让他显得专业就好了。 这方面《谍影重重》无疑是做的最好的。 编剧用大量的细节来反复强调杰森·伯恩的专业性。 通过一部旅游手册就能打电话确定帕梅拉·兰迪的住宿位置…… 人群中扫一眼就知道最近的出口在哪,屋里那个人可能是敌人,那些东西可能成为武器…… 身边的所有东西,一支铅笔,一本杂志都能成为杀人武器…… 这些都是在向观众灌输一个观念--伯恩是专业特工。 可以说,只要做好这点,特工片就成功了一半。 几人还在讨论,已经有了一点思路的张辰突然问道:“道明叔,你考不考虑转型?” “嗯?” 陈导明被这突兀的问题问的有些懵圈。 他刚刚一直没说话,始终在倾听,搞不懂张辰怎么突然就找上了他? “转型?转什么型?” “道明叔还没演过特工吧?” 张辰话一出口,周围人都瞪大了眼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