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才吃了晚饭,楚潇潇为人热情,带着府中女眷留了她一同聚在府中的绣楼中用饭。 对月饮酒,眼瞧着将圆的月,可想起团圆二字,白桑榆便想起赵氏来,心中便越是孤寂,不由悲从中来多喝了几杯酒,眼下便是借口醒酒,却是步履平稳地来到楼阁高台,独自赏月。 白桑榆忙道:“嫂子怎的出来了?” 叶婉吟虽刚出阁,但因着身子不好,定亲后也是迟了两年才与楚大公子完婚的,因此算起来要比白桑榆大了足有三四岁,论起来白桑榆倒也称得上她一句姐姐。 更何况她博览群书,谈吐得宜,因而这两次相处间,白桑榆对她也是似有似无地带了几分敬重。 叶婉吟倒也没隐瞒:“见你面带愁容,便想着出来瞧瞧你。” 她顺着白桑榆的目光看向天上的残月,依靠凭栏笑道:“听潇潇说,白姑娘的母亲因难产而过身,想来定然是想到中秋团圆之日,思念母亲了吧?” 白桑榆惊诧于她的细心,竟是这般轻易便察觉了她心中所想,不由微微动容,却还是没有立刻承认,只低下头道:“不过是有感而发,搅了嫂子的兴致。” 叶婉吟道:“我嫁来楚家也不过两月,这两月来虽说回过了门,公婆待我极好,潇潇和夫君也待我亲厚,但骤然离开了娘亲和爹爹,却还是诸多不舍。” 她侧头去看白桑榆,笑道:“我离开母亲两月都尚且思念之至,更何况是白姑娘?” 白桑榆闻言心中已是松动了两分,见她戳中了自己的心思,便垂首一笑,道:“嫂子聪慧,的确如嫂嫂所料,方才我见嫂嫂坐在窗边拨着算盘珠的模样,便不禁想起母亲当年掌家未曾有幸一见,嫂嫂之举却让音音眼中的母亲有了实实在在的样子,这才生出了几分感慨来。” 叶婉吟一笑,伸手为她拂去额角散落的发丝。 “你是个用情至深之人。” 她伸手揽住白桑榆,小心翼翼将她拥入怀中,感慨道:“小小年岁便要经历丧母之痛,如今见团圆之日你如何不凄苦,想来自然是令人惋惜的。” 她柔声道:“若你不弃,今后便称我一句‘叶姐姐’,我也称你一句小字,今后在我跟前,也不必再有什么约束,也免了旁人不懂你心中凄苦。” 白桑榆眼中微动,轻声唤了一句:“叶姐姐。” 叶婉吟笑容更深,轻抚她的发丝,应了一声。 这一顿饭吃罢,楚潇潇便留了白桑榆在府中居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