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薛长山也换上了一身破旧衣裳,看起来就是个比较强壮的脚夫。 对于能藏进西城码头这件事,薛长山也对李九的表现十分满意,同时也充满意外。 在路上李九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自幼乞讨的李九走过很多地方,深谙社会底层的生存规则,他也最擅长在这里面摸爬滚打。 被薛长山提前派到鼎山县后,他就意识到以自己不入流的身份不可能走上层关系。 别说跟官员有什么联系,就算想跟一些豪门大户里的狗腿子攀上交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然上不去,那就走下来。 他一头扎进了西城码头,轻车熟路的拜码头、找大哥,很快就凭着能说会道留了下来。 之后他把带来的十几个小兄弟散出去,专门针对过往商人下手,做一些偷鸡摸狗之事。 偷到的钱不多,挨打的次数倒是不少。 但李九很会做事,偷来的钱不管多少,全都孝敬给自己新拜的大哥。 甚至有时候实在没偷到,他还会自掏腰包补贴进去,只为讨大哥欢心。 就凭着这份宁可吃苦挨打,也要给大哥偷钱的劲头,李九短短半个月就正式加入了漕帮。 但最让薛长山惊叹的并非是李九在人情世故上的手段,而是他未雨绸缪的能力。 他并没有预见到知府会被人刺杀,但却想到了自家老大带人进城之后可能会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和周全找的落脚点肯定不安全。 所以他提前跟漕帮里的“大哥们”打好了招呼,说自己老家有一些活不下去老乡想当逃户。 但又不敢躲进深山,所以想来鼎山县讨生活。 只要有口饭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 有了李九之前的种种表现做基础,漕帮的大哥们自然愿意接纳李九的这群“穷老乡”。 毕竟漕帮里的所谓大哥们,也都是一些苦出身的脚夫。 他们拼死拼活的往上爬,不就是为了压榨比他们地位更低的帮众么。 正因如此,薛长山一行人才能在如此特殊的时刻顺利进入西城码头。 唯一的缺陷就是他们必须得干活,毕竟他们被收留的条件就是做廉价劳动力。 一天的劳作过后,薛长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窝棚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