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料器精品-《寻宝:我能无限附身》


    第(2/3)页

    周作松还告诉楚文,与瓷器和玉凋相比,古代琉璃器皿藏品的价格几乎没有上涨,其收藏价值被远远低估。

    “所以,这些东西不太怎么值钱?”刘立贤疑问道。

    “那得看你对值钱两个字的理解了。对咱老板来说,可能不当一回事。但对很多普通人而言,那就很珍贵了。

    像现在看到的这一件,放到拍卖会上,七八十万没太大问题。”

    古琉璃器价格不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

    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

    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话音刚落,水下机器人又轻轻捏起一个还没巴掌大的小瓶子。

    “这是鼻烟壶,听说过吧?它比刚才那件要值钱一点,能达到百万以上……”看着画面,周作松不停做解说。

    有些看不清楚的,只能等打捞回来再说。

    随后,一件件精美的料器被发现,周作松表情逐渐震惊。因为这批料器,几乎都是精品,而且有几件的珍贵程度极高,故宫博物院都找不出几件来做比较的。

    “怎么?这东西很值钱?”看到周作松这种表情,傻子都能猜测到一些信息。

    “我这么说吧!这一件料器随便放在一座省级博物馆,都能充当镇馆之宝。它是我目前见过最好的料器。”

    周作松的见识是比不上方馆长等老前辈,但也绝对能称得上见多识广。

    “就这拳头大的瓶子?”刘立贤等人看不懂了。

    “古董的价值,能看体型大小的吗?很多时候往往是越小越精美,越值钱。”这跟宝石是相反的。

    越小的古董,制作的时候难度就越好,所蕴含的工艺技术含量越高,也就越有艺术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