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咳咳,枪的问题,在我这里就不是问题!”胡长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表示咱干这个专业。然后他才说道:“根据地缘政治的关系,咱们将来跟毛熊家势必要有军事工业上的深入的合作。将来或许会得到毛熊家的帮助,咱们的兵工技术,会沿用毛熊家的标准。” “所以,我的新的子弹生产线,就把毛熊家的7.62子弹给改了……嗯,具体的数据我都计算过了,咱们的生产线再造也行,改造也行,都可以。至于枪械,我也设计好了新的半自动跟轻机枪型号。这样,咱们的班用枪械,完全可以用中间威力子弹。甚至,连用机枪也可以改成中间威力子弹的。我觉得如果要跟毛熊家靠拢,咱们的连用机枪就可以考虑恢复原本的口径了。您知道的,这是仿造的dp轻机枪。”胡长义说道。 “我这个脑子啊……”张部长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才对胡长义说道:“你想搞就搞吧,九支队就是全军的新武器试点单位,用好了,可以推广出去。既然你想该新的武器……那么就把现有的半自动生产跟连用机枪生产下放吧!你组织一下人员根设备,把半自动、连用机枪的生产,送去老沟兵工厂,那边的规模也上来了,你赵叔干的不错!”张部长做出了决定。实际上,胡长义在八路军军工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这个都明白。 “那我就开始安排了!7天后,设备跟工人以及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转移了!等空出设备跟工程师,就可以生产新的半自动跟轻机枪了。不过这个不着急,我先把新生产的那两条搞出来,先保证有7.62的中间威力子弹生产,再把枪械搞出来!对了张部长,既然鬼子的扫荡打退了,是不是该考虑开炉再弄一批炮管钢出来了?虽然咱们的炮兵还是不足,但是迫击炮的生产还是要的啊!”胡长义说道。 “嗯……那就等明天,开炉生产一批炮管钢吧!冬天的电力不足,那些发电机都得用上……”张部长想了想,同意了胡长义的话。 他们说的所谓开炉,其实是一个小型的电弧炉,专门给迫击炮造炮管钢的。嗯,电弧炉跟冶炼厂的小高炉配合,才保证了兵工厂有足够的优质枪管钢跟炮管钢用,再也不用胡长义偷偷的从系统中兑换合格的炮管钢给偷偷替换了。嗯?系统虽然不怎么出现了,但是胡长义是个有系统的男人啊! 至于胡长义为啥要急于把中间威力子弹给弄出来?这里头有节约原材料的原因,也有一种情怀在里面。经典的56半自动啊,经典的56轻机枪啊,经典但是生不逢时的63式步枪啊。这穿越一场,不给弄出来,怎么对得起读者老爷们?关键是,81杠啊,ak就算了,81杠总要有吧? 至于说81杠造出来给谁用?特战队全员装备没问题吧?给主力步兵班的正副班长,突击队长装备没问题吧?至于说,为啥不弄81式的轻机枪?81式的轻机枪还叫轻机枪么?56轻机枪才是专业的轻机枪好吧。再说了,我一个班都有至少4支81杠了,轻机枪的作用还有那么大么? 当然,56半自动胡长义是需要进行改造的,他现在有枪械大师的能力,这个简单。至于怎么改造?改成弹匣供弹、抛壳窗位置改动一点方便安装光学瞄准镜……就是介于63跟56之间的一个型号。从两种枪械设计中找一个一个最优组合选项。 至于为啥还要半自动,怎么不干脆全用81杠的问题?看看张部长那张黑脸就知道了……这是为了推广全军在准备啊。尽管胡长义一直在开挂,但是八路想要进入全员突击步枪的时代还是不可能的。能在抗战结束的时候,做到所有的主力团全部装备半自动就很完美了好吧!而且,这个半自动应该还是现有的半自动型号。毕竟,枪跟着子弹走,在没有大规模的子弹生产能力跟后勤能力的时候,这是最优选择。 其实立国之战之初,用的就是全日系的武器,九二步兵炮都给背到了战场上作为支援炮火在用。胡长义不想在这里待到那个时候,但是总要留下一些什么不是?或许,将来能少牺牲很多同志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