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空间计划-《四合院:退休生涯》


    第(2/3)页

    当然,这其中也有清醒者,比如唐建平,他自身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状态,自然也就要严格的保守秘密,不能让有灵者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长生殿的太空版也在一点一点的设计定型中。虽然这个时候,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但是这个东西,侯大林熟悉呀。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其他项目的建设,但是人体在太空中将会面临什么困难,他还是能够应对自如的。

    终于,在九八年的时候,侯大林他们迎来了发射的任务。

    载有一个小型虚拟系统和经过身体改造的唐建平在这一天将要跟随试验飞船,一起进入到太空里去。跟着他一起去的,还有另外的一个有灵者,莉莉。

    本来上面是打算让小九去的,但是考虑到侯大林的个人情况,再加上在一系列的测试中,莉莉的表现更加的优秀,最终莉莉拿到了这个名额,将会跟随试验飞船,一同进入太空。

    小九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显得太过惊讶和不舍。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学习和训练,她早就不是曾经的那个啥也不懂的家庭妇女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航天英雄,她这个做母亲的,虽然也担心,但更多的就是骄傲了。

    此时的莉莉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有灵者了,虽然她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这个情况随着她进入太空,将会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对于唐建平和莉莉这两个人,侯大林为他们设计了最安全的防护方式。他们的大脑此时正被装在一个金属球内,这个金属球直径超过了六十公分,分为内外两层的设计。

    在外层,是一个正圆体,内部通过弹黄和磁力装置,保证内部的球体,即便是在几十个g的过载下依然保证大脑的正常活动。而且内部还安装了降落伞,反推装置,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应急用的自由行动系统。

    内部的小球内装的自然是他们的大脑了,在这个小球内,不但有他们的大脑,甚至在内部还设计了一个微型的营养处理系统。出了存储的能让他们使用半个月的应急能量液之外,甚至还有一套微缩版的消化系统,凭借着这种装置,他们就能在紧急的情况下,独立的获取外界的食物,进行最低限度的生存。

    小球的表面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通过太阳光进行发电,以次来保证自身生存需要的电力。

    跟着他们进入太空的微缩版长生殿,则被命名为瑶池,意思就是给宇航员准备的后花园。在执行任务的间隙,他们能够通过连线进入这里,以此来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休息。

    整个瑶池的设计,就是一个小型的山谷,在这个山谷里,有一个碧波荡漾的小湖,小湖的周围,是一些建筑,他们能在这里享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唐建平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但莉莉并不知情,她得到的信息只是被调到某个基地进行训练。而在地面上的科研人员,同样会每天连线,对她进行一些培训工作。

    把莉莉发射上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测试外太空环境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而唐建平上去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进行载人航天的各种实验。虽然他的身体结构跟人类毫无关系,但在真正的载人上天之前,进行必要的测试工作,还是不可避免的。

    唐建平如今的身体只有不足一米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在狭小的空间内,有足够的灵活度。而且,他没有进行太空行走的计划,上天的这段时间里,他只需要在舱内完成他需要完成的工作就行了。

    随着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侯大林的心里也越来越紧张了起来。对于自己这个孩子,侯大林的感情是最深的。尽管莉莉不是自己生的,但她却是自己“造”出来的,这样的感情,甚至超越了真是的父女之情。

    虽然在发射升空以后,他们还是可以进行连线交流,但是把她的大脑送上太空,这里面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出了发射和返回时需要面临的风险外,在轨运行期间,外太空里的各种辐射,对他们来讲,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此前国外的宇航员们已经证实了,只要有严密的防护,人类在外太空同样可以健康的生存。但那也仅仅是证明了人体可以生存,这并不代表把单独的人脑送上去,它照样可以生存。

    发射前夜,侯大林单独来到了发射中心的机密实验室,在这里,他连线了此时正在飞船内部的唐建平。

    “老唐,感觉怎么样?”此时,在瑶池的内部,侯大林和唐建平两个人,坐在湖边的一个露天餐厅的椅子上,一起聊着天。

    “还行,说实话多少有点儿紧张。但是你看看现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又紧张不起来,所以搞的我现在非常的纠结。”唐建平诉说这自己的苦恼,这两年,唐建平和侯大林交往密切,此时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了。面对好朋友,他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