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朝堂之辩-《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第(2/3)页

    之前他们当廷辩论之时,其他大臣还只是旁听,但是提及侯君集之时,就连长孙无忌这等城府也为之侧目。

    “萧御史!还请慎言!”

    长孙无忌难得地露出凝重之态。

    “侯君集乃国之重将,而且现在还领兵威慑吐蕃,岂会参与到这等事情来?”

    听到长孙无忌为了侯君集而斥责萧言,谁能想到,就在几天之前,便是他特意提醒皇帝陛下,面对太子吐露的“谋反班底”,必须要对侯君集严加防范,甚至先下手为强呢……

    其他大臣见到连长孙无忌都表态,也纷纷开口附和,以免此次御史对于太子的弹劾引发不可测的后果。

    然而,李泰却只是安然不动。

    萧言见到魏王没有表态,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连长孙无忌都顶撞起来。

    “下官却不懂长孙大人的意思。身为言官,本就是风闻奏事,就连陛下都屡次下旨求谏,不论是朝廷诸公,还是封疆大吏,皆当以谏言为鉴。”

    “长孙大人之言,难道是代表朝廷吗?难道现在朝廷要堵塞言路,使得下情难以上达天听?”

    李世民轻拍御案,直接把众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哪怕萧言再摆出一副敢言直谏的架式,也万不敢继续说下去。

    “今日本是为前线大捷,太子回宫,乃是喜事,怎么就因为民间之言而变成坏事,现在更是论及远在千里之外的侯君集了?”

    “臣纳谏之心甚坚,朝廷更不会有人会堵塞言路,而且朕今日便在场,诸臣之意朕皆知晓,又怎么会令下情难以上达呢?”

    “御史此言过了。”

    萧言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现在的情形,魏王殿下是不可能给他使什么眼色,全凭他自己的判断。

    可是,刚刚他摆出忠臣直谏的模样,照着魏征等大臣过往对陛下的劝谏,绝对不能因为陛下一句话就直接改变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