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校长,学生关闭电台,绝非拥兵自重,更非藐视东家与军事委员会,实在是当时形势危如累卵,万不得已而行此下策” “学生当时指挥的除了本部和粤军外,剩下的全都是一群没有长官的残兵败将,他们之所以还未溃散,誓死于日寇在南京城内巷战,全赖学生以及学生之精锐在前线同将士们浴血奋战” “学生率部一退,这些本就惶惶不安的部队必然瞬间土崩瓦解,争相逃命,我淞沪,南京两战残存的精锐必将全军尽覆于下关码头” “面对东家的拳拳爱护之心,学生心里感激,但当时摆在学生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学生深知,抗命不遵是杀头的大罪,但学生更知,若学生一走,当时南京城内近十万将士下场如何” “学生权衡再三,这才不得不下令关闭电台” 这个时候了,要是再说是指挥部遭到了轰炸,电台被炸毁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只会让李学文在校长心里落下一个满口谎话,死不承认的印象。 李学文只能实话实说,明明白白的告诉校长,电台就是我下令关的。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就连背对着李学文的校长,也不由得有些动容。 明知道是杀头的罪过,抗命之事一出,就算能活下来,原本大好的前途也必然断送,这样的将领,在国军里系统里,那可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心里已经原谅了李学文抗命的事,但是校长面上依旧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冷哼一声,不悦的说道:“巧舌如簧,强词夺理,照你这么说,反倒是我们这些在后方指挥的,不明前线情况,瞎指挥了?” 可不就是嘛,如果不是你大校长胡乱微操,要不然的话,南京怎么可能打成这个样子。 战前说死守一个月,才刚十来天,一看到伤亡太大就急吼吼的下令撤退,不知道国军能攻能守就是不能撤,一撤必溃散吗? 心里想的面上是肯定不敢说出来的,李学文连忙低下了头,开口说道:“学生不敢,校长与委员会运筹帷幄,洞察全局,非学生一隅之见所能比拟,学生当时只是.....只是权宜之计,实属无奈” “哼,难道你李学文就不怕事后我砍了你的脑袋?” “学生自从下令关闭电台后,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见到东家,学生原本是打算等日寇轮换的间隙,率领本部精锐在前线死战至最后一刻,为数万友军残兵争取撤退的时间” “古语有云:千古艰难惟一死,学生不怕死,若学生之死,能换来数万同袍的生路,能让我军主力得以存续,学生死得其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