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小李长官心眼不大,逮到机会就上眼药-《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第(2/3)页

    哪怕是下辖三个军的汤蝗虫兵团,也不过六万人的规模,而且兵团中仍有数量不少的新兵。

    从战力上来看,在校长心里,估计也就能和李学文的中央一师打个旗鼓相当,甚至不如李学文的中央一师。

    现在李学文的中央一师,已经事实上成为此时国军中的第二大精锐野战力量了。

    校长听着这份详实的汇报,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在思索着什么。

    李学文看到这一幕,也不敢开口,只是静静的站着。

    沉默良久后,校长这才开口道:“学文,你部能收容整编如此多的官兵,足见你用心,不过,这些官兵原属各部,如今他们长官还在,部队亦需重建.....”

    听到这么一句话,李学文当时就是一惊,差点吐口而出说自己不同意了。

    战前自己就四万人,一通忙活才搞到四万八千人,这要是再把整编的老兵全部送回去,那自己不就亏大了吗?

    好在校长的下一句话,让李学文稳住了心神。

    只听校长继续说道:“不管是教导总队,还是三个调整师,都是党国精锐,不可能不予补充重建,这样吧,你部收容的三万官兵中,抽出五千人,由其原部队长官派人领回,以充实友军骨干。”

    五千人,不是全部。

    李学文提到嗓子眼的心,瞬间落了下去。

    虽然依然有那么点肉痛,但比起最坏的情况,已经好了太多了。

    校长说的也没错,那四支部队确实是国军精锐,战后确实是需要重建的,不可能全部补充新兵,任由他们落寞下去。

    小李长官脸上立刻堆起深明大义的表情,毫不犹豫地朗声答道:“是,校长英明,学生完全理解,并坚决拥护校长决定,抗战乃全民族之事,自当同心协力,相互支援”

    “学生回去后,立刻从收容官兵中,精心挑选五千身体强健,经验丰富的老兵,妥善造册,等候其原部队长官前来接领,绝不敢有丝毫延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