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第一枪-《重生之大医精诚》


    第(2/3)页

    “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薛院长你们医院收治了这样的病人?”许精诚问道。

    薛明点了点大光脑袋:“·没错,就在徽京分院我们刚刚收治了一位胰腺癌的病人,明星企业家,弄电子产品的,名声很大,你或许都认识。”

    许精诚立刻反应了过来:“这就是徽京肿瘤医院的第一枪吗?你们准备给这位得了癌症之王的病人做手术?”

    “对。”

    薛明叹了一口气,看着头顶上明晃晃的路灯,语气相当疲惫道:“其实当初我提议来徽京设立分院,很多人都反对,老张其实说的没错,分院不应该设立在徽京这种小城市,甚至不应该来内陆这块,就应该去沿海,去东南,那里经济发达,人们对自己的生命更加珍惜,更愿意、也更有能力来医院博最后的希望。

    但我最后还是抗住了压力,来徽京把分院建下来了。

    我一直觉得医生有点古代士大夫的意思,心中多少得有些报复和理想,市场经济下所有人都向钱出发,这其实也没错,毕竟是市场决定的,但我还是想在内陆的一个小城市把分院建起来,给这里的人们一点点希望。

    你说的没错,这个胰腺癌的病人就是我们徽京肿瘤医院的第一枪,打响了,我们就能从总院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但如果哑火了,徽京肿瘤医院可能就很难有机会翻身了,说实在话,这个区域位置,确实不太理想。”

    许精诚意外的看了看眼前这个大光头,都说每个人都有鲜为人知的第二副面孔,如果不是今晚自己送一送这位醉酒的院长大人,许精诚还真不知道他竟然是这么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医生。

    虽然薛明说的轻描淡写,但许精诚也稍微能够猜到一点,他这几年是如何顶住巨大的压力,执意要来徽京这个贫困的内陆城市开办这样一家专科医院。

    医院不是公益单位,它也是有盈利要求的,医生护士的工资、仪器设备的购买、维修,医疗耗材的购买……这些都需要钱,一家医院如果没有病人,没有收入,那还谈什么发展?

    像市立医院这种综合性三甲医院,即便肿瘤科不太赚钱,但普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能赚钱,大哥带着二弟,日子过得倒也滋润。

    但肿瘤医院作为一家专科医院,却只有华山一条道,如果这第一枪不能打响,不能让徽京及其周围城市的癌症病人认可它的医疗水平,那么贫穷这个标签恐怕很长时间都不能摘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