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年第二十四章-《似水年华静静过》
            
            
            
                
    第(3/3)页
    在北京,雅见到很多家庭也是使用这种简单的炉子加烟囱,使用空调固然好,但毕竟太费电,对以节俭为主导思想的众多家庭来说,毕竟有些不切实际。虽说炉子小且简单,但也贡献巨大。没有炉面,少了丰饶感,但占地面积小,节省了空间。也许北方人没有南方人那么闲适,没有南方人那么讲究生活情调。北方人常把各样菜放在一起做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大锅菜,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南方人一顿饭会不厌其烦地炒出一盘盘菜,再煲一款靓汤,眼睛看着已觉丰盛了。
    雅没有去过寒天冻地的东北,但北京晴明的冬日下,凛冽的冬风肆虐,刮过人的脸犹如刀割一般。屋内小小的炉子却使人如沐煦阳,在寒冷的冬夜,这小炉子给人多少温暖。雅在北京的晚上也有炉火熄灭的时候,那时就打开电热毯,身子是热了,露在被子外的头脸却冷得发痛,冰冷的头热燥的身,这种体验,令人沮丧。
    女儿的尿布白天洗后就搭在铁笼子上烘烤,熊熊的火苗让它升腾起缕缕白烟。这炉子纯粹用来烤尿布,白天烤的够晚上用了,纯粹喝奶的小婴儿,一晚上排出的尿量竟这样惊人。那白天是不是就少了呢?其实一样多,只不过是因为老公及时洗了及时晾晒烘烤的缘故,才显得没有晚上那么多。做饭并没有在炉子上做,而是在厨房的液化气灶上做。
    老公服侍了雅一个月子就回去了,毕竟这是雅的娘家,他总觉不太自在。剩下雅一个人照看女儿,雅明显吃力多了。爱哭的女儿挤压得雅几乎没有多少休闲的时间,趁女儿睡着了,她赶紧去洗尿布,赶紧去洗衣服,赶紧做饭。或者是趁女儿睡了她也赶紧睡会儿。但是女儿似乎很少睡觉,她总是不停地哭,她习惯于要雅抱着她或者晃悠她。
    雅哄累了,就把她放到小推车里,她一哭就来回推车,推着推着女儿就睡着了。待她刚合上眼,女儿又哇哇大哭起来。雅只好又开始推,如此反复,可把雅累得不轻,尤其是晚上不停地抱着女儿走啊走啊,她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后,有一天中午,爸爸喊雅下楼吃饭,雅走到2楼到1楼之间,突然迈不动腿了,腿痛得不能抬起。爸爸看到雅呲牙裂嘴的样子,就诧异地问:“你腿怎么了?”
    “我走不了路了,腿疼,迈不动步子了。”雅带着哭腔说。老爸赶快上楼把雅搀下来。
    “估计是受凉了,是产后风吧。”父亲说。
    此后父亲便开着他的电动三轮摩托带着雅到附近一个乡镇的一家看妇科比较有名的私人诊所抓了十副中药。雅用专门的药罐熬药,十副药吃完了父亲再带她去抓。吃了一个多月药后,雅的腰疼、腿疼病轻了不少。
    雅在生女儿前,有时会记记日记,写写一天的感悟,但并不是天天记,而是跳跃性地,想起就记一下,想不起就搁置一旁。雅平时会写些随感,随性的文字让她有一吐而快的舒畅感,这样就把胸中块垒给冲塌流走了,没有积郁的心空不会凝重地下一场雨。
    雅的书架上有很多日记本,她往往郑重地开篇,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但几乎没有写过完整的一本,总是剩不少空白页。但有一本厚厚的类似直线稿纸的日记本,却是满满地从头到尾地写完了一本,它的封皮是土黄色的牛皮纸。那是在生女儿的前一个月里,雅记录的每日日常及感悟,它完整地记录了预产期那一日之前的一个月的日常。雅闲暇时会兴味满满地翻看它,它不象雅那些郑重其事的文字那般推敲组织字眼。
    随着率性直白的文字记录,雅似乎回到了那个女儿没有来到人世之前的一个月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