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年第三十六章-《似水年华静静过》


    第(2/3)页

    面团发酵到2倍大,拉开面团,里面是密集的蜂窝状态。

    把面团拿出来,案板上撒上面粉防粘,面团揉匀擀成长方形大面片,均匀地刷上一层食用油,再薄薄地撒上适量椒盐粉,上下两边各切上三刀。

    从右边开始,上下折叠一次。

    继续向左折叠,再次上下折叠,继续重复折叠。

    一直折叠到最后,用上下两张面皮包裹住,捏紧边封住口。

    轻轻按压,整理成一个圆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圆形的大圆饼,刷上蛋液或清水。

    表面撒上适量黑白芝麻,芝麻最好是生的,熟芝麻很容易糊。

    把发面饼放在铺了屉布的蒸屉上,盖上盖子,静置醒发30分钟。等发面饼明显发酵后,开大火上汽后蒸20分钟。

    面饼蒸熟后,取出来,电饼铛刷上一层食用油,把面饼放到电饼铛中,大火烙至两面金黄就好了。也可以不烙,蒸熟后直接吃,只是没有金黄焦脆的外表。

    总的来说,这款千层饼的做法还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发酵到位,没有做不好的。蒸熟后也可以不用电饼铛烙,直接切开就吃也是可以的,只是用电饼铛烙一下会有一层金黄的酥脆的表皮,吃起来更有口感,也非常好看。如果用电饼铛直接烙,内部不容易熟透,因为毕竟千层饼太厚了。

    会做饭的男人容易给人温和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印象,甚至引起女孩子们的爱慕崇拜。会做饭的男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谁掌勺谁说的话就更有分量。给亲人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会让其香在嘴里甜在心里,更陡增好印象。会做饭的男人会让家人对其产生浓浓的依恋,把其当做顶梁柱,有他在,家就如温暖的港湾。会做饭的人能牢牢拴住爱人、家人的心,试想,当三餐饭时来到,饥饿咕咕的肠胃满是你的饭香缭绕,怎不深深感念你的爱你的好呢?做饭也是已婚男女抵抗第三者的强有力的工具,俗言说“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此话道破坚固爱的秘诀、法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男人最帅时是掏钱包和做饭时,那豪爽的掏钱包的动作和行云流水的娴熟的做饭动作,怎会不令人在心海荡起愉悦崇羡的层层涟漪呢?

    热爱做饭的女人无疑是热爱生活,享受家庭,关爱家人的人。他们做饭时内心平和,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心里怀着对家人的一腔热爱。张爱玲曾说:“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从满满的少女情怀到一日三餐酝酿锅碗瓢勺交响曲,爱融入到柴米油盐中,幻化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不管年轻时灵魂如何跳跃于山川湖海,终囿于家庭的白昼黑夜,让厨房变成爱的园地。心中是对家人满满的爱,做出的饭菜便凝聚了浓浓的爱意,安然和谐成了家庭的氛围。热爱做饭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柴米油盐酱茶醋是她手中的画笔,她在心中构思酝酿布局画面的和谐美观。

    无论我们走过多少地方,纵万水千山也不能令我们完全陶醉。想起家乡的父母,“妈妈的味道”,“爸爸的味道”便远远袭来。妈妈身上如兰草般的淡淡的幽香,妈妈做的饭的醇香,爸爸做的饭的浓香,是缭绕我们鼻翼的挥之不去的馥郁香气。

    做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做熟吃饱是基本需求,而琢磨怎样做得色香味俱全则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的升华。

    谁又能拒绝美食呢?丰富味蕾是幸福的一种体现。日日清水煮白菜过于寡淡。多样多味儿才让舌尖流淌满足惬意。

    人们平日见面常用“吃了吗?”打招呼,足见吃是多么自然平常的事啊。“饭都不会做,你还会什么?”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大道至简”,吃又是人们互通有无谐和关系的手段。市场上有各种美食满足人们的需求,酒店能满足亲友聚会,但终是要付出许多铜板,自己在家做顿好菜好饭才是应有的日常。

    (二)

    母亲做饭之余很喜欢逗弄雅的儿子,毕竟儿子是这个家中不多的男子之一。对于一个容易生女孩的家庭来说,能生个儿子实属不易。兄弟媳妇嫁到这个女孩多的家中,生儿子的压力不小,虽然没人对她说一定要生个儿子,父亲母亲也总是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邻居们却会说一些令人不快的话。

    姐姐是一个女儿,妹妹、兄弟和雅第一胎都是女儿,雅记得怀女儿七八个月时邻居一个老太太竟对她说:“快生了吧,这总是个儿子吧。”邻居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雅不悦地说:“这又不是我们家生孩子,是孩子爸家,孩子爸喜欢女儿。”

    老公家似乎并不缺儿子,公公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老公的爷爷奶奶把公公看得很是金贵,在那个贫苦的年代,老公的奶奶每日围着灶台、田地团团转,老公的爷爷在大队部工作,工作之余的嗜好就是打麻将。雅嫁来后每日早上见到老爷爷吃饭,吃完后就见他拄着拐棍儿到镇上打麻将,中午老爷爷不回来,在街上买着吃,晚上回来吃饭。

    传说老爷爷打麻将很厉害,他把麻将牌捂在手中,在耳边晃动几下,便能听出是什么牌。听老奶奶说他打麻将把家输得只剩一堵墙,后来又全部赢了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