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年第四十三章-《似水年华静静过》
第(2/3)页
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雅多年的企盼终于实现,她觉得自己沉醉在了春风里……
雅也常看关于房车的消息,她很羡慕那些驾着房车周游列处,以车为家的人。有生之年,能尽力走往更远更阔的地方,也此生无憾了。
(二)
去年春节回去,释去了打工的一身疲惫与焦虑,雅终于可以放松身心,美美地进入梦乡,享受新房新家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
睡在舒适的榻榻米床上,雅尽情地做着长长的梦。窗外充足的光线照到她的脸上,她却不愿睁开眼睛。她宁愿依旧沉浸在梦中,但黎明的到来慢慢唤醒了她的意识,才觉出自己做了一夜的长梦。不过是梦而已,可梦中的情景却是那样真实……
为什么会做那样身临其境的梦呢?雅醒来后慢慢回味:很可能是昨晚百度了房车,那里面有一则消息,说是一个女北漂花了十多万元,在北京一个郊区买了一辆30平方的房车,然后一家几口人住在里面五年,现在面临着被通知搬走的局面……
为什么要看房车呢?据说国外有很多人住在房车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挺浪漫的事。中国很多人感叹房子贵买不起,租房亦贵,在北京租一套房子一个月租金就要几千元,何如买辆房车住呢?
在中国买房车的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老年人,而他们买来主要是用来旅游的。年轻人在外打工,住处不固定,搬来搬去又累且烦,何如买辆房车住呢?为什么人们没有这种意识呢?是因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认为家是固定的,不是漂泊的。这样的思想虽现实,但缺少了西方人把房车当家的浪漫情调。
雅为什么总会想到房车呢?在雅的潜意识里,人的一生不能总是生活在一个地方,有时间还是要走遍全国(中国都没走遍,就先不要说走遍世界了)。在雅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个飘逸的三毛,行走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那无垠的黄沙,在夕阳的余晖中飞扬着奇异的光芒……
三毛是雅崇拜的偶像,雅向往的生活大概就是如三毛一样浪迹天涯,那样也就此生无憾了。
在这长长的一夜梦中,雅竟然有两套房子。那也是盖在郊区的两栋楼房,大概六七层高。雅的房子一套在三层,另一套在毗邻的一层,面积大概都有百十平方。
梦中雅也知自己只能买到郊区的套房,只能是低层那种。据说楼层是越高越贵,因为登高望远,空气清新。而雅实际上在老家买的是五层的套房,现在在打工的地方,住的也是五层的房子。雅住了五层,才觉还是低处好。
且不说爬楼累了,雅很想把自己的家布置成小花园小菜园,若在一层可能会有接触阳光、土地的空地。住在五层呢?雅曾在暑假一袋袋拎土上楼,买了一袋袋蔬菜种子,却只长出了茂密的苗芽,然后便陆续蔫去。
因为没有阳台,植物接触不了阳光。植物离不了阳光,就如人离不开空气一样。雅在烈日当空中流的满脸汗和那晒黑的皮肤,换来的却是奄奄一息的芽苗,这严重打击了雅的信心。
雅梦中的这两套房子宽敞明亮,屋内是木头黄的基调,窗明几净简洁素雅,大门外是球场般宽阔的地带,在这地带的边缘是一大片青草地。
有些人家在青草地上开辟了小菜园,雅好像也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这满足了长久以来她想自己种菜的心愿,每日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菜,那滋味应该是分外香的吧。但更多的是自生自灭的青草地,草有些地方茂密得藏得住人。
雅很喜欢这些自由生长的草地,她倒是怕别人把地全部开辟成菜园。那样她就不能拿着诗词书边念念有词边踱步了,更重要的是她的黑珍珠就不能摇着尾巴在她身边的草地上疾若游龙地窜来窜去,快乐自由溢满它幽黑的眼睛。
初识黑珍珠是在老家的猫狗市场。那个大纸箱里有六七只黑白纹交织的小奶狗,它们对人来人往似乎麻木了。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它们显得恹恹的,一个个蜷着身子睡觉,对观看它们的人们视若无睹。
雅想买一只小狼狗,因为雅的爸爸喜欢养狗。雅小时候爸爸养的都是类似狼狗的大狗,雅长大了爸爸养的狗却越来越小,换成了哈巴狗。
记忆中,雅小时候爸爸养的第一条狗是一只小狼狗,它浑身棕红色的毛。那时家里喂着奶子羊,小狼狗刚抱来就吃羊奶。琳姊妹们把它当宝贝,每天争着抱它。
小狼狗慢慢长大了,可身子并没有长得很大。可能那时家里穷,雅姊妹们也很少能吃到肉。每到吃饭时小狼狗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家里人的碗。暴脾气的爸爸厌烦了,打了小狼狗两次。从此小狼狗一见雅他们端碗吃饭就趴下来,用两只前爪捂着眼睛。
小狼狗长大了,很尽心地看门。凡是外人来家里,它必定狂吠不止,哪怕来过多次也不行,小狼狗分得很清谁是真正的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