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钦差问案,南京烧纸-《光宗耀明》


    第(3/3)页

    姚二虎却跃跃欲试:“那样岂不是能多抄几家?”

    姓鲁的中年太监不与他这“莽夫”一般见识,心里暗暗祈祷着魏国公前去孝陵卫祭祖、平夷伯出营巡江会让南京城内一些人心里绷着根弦。

    南京城内的大小官员心里当然绷着这根弦。

    而且也不敢私下里来往。

    有的在官衙里,只能对眼色,不知道要不要开口商量。

    有的在家里,走来走去提笔又放下。

    锦衣卫突然冒出来直接围了耿家,让人惊悚。

    谁知道北镇抚司南下的锦衣卫有多少?现在谁还敢以为就是为勇卫营引路的那些?

    大热的天气,到中午时,南京城内不少阔气的宅子里炊烟厚实。

    姚二虎啧啧称奇:“要烧的东西多了,可别一个不慎走了水。”

    盛夏正午,许多人家确实灶里烧着柴、院中缸里烧着东西。

    大多是书信、账册,都是纸。

    因此烟雾缭绕。

    “……老爷,这有用吗?”

    “烧你的!别怕,万一真传问过来,嘴巴一定要严实!”

    宅主人目光忧虑地看着东面:“抄了耿家之后,城中并无异样。这便是告诉我们,需要烧的快烧了……”

    这是他的理解。

    办案最怕办着办着办成窝案,越牵连越广。

    江南毕竟是赋税重地,这么长的时间里江南诸官早就想了很多。

    北京来的三法司要么是上来便直接拿问要员,大军围城紧闭诸门,那就是要速战速决;要么是慢慢讯问,只问倭寇劫粮一案,那便是要轻轻放下。

    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一开始是只讯问程家罪囚,而后传问的也只是相关衙门的文武小官吏。

    结果忽然就围了耿家,南京诸门没关上,也不见大军。

    拿下一个操江都御史够不够了?大家心里并不确定。

    但最好全往他身上推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