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让好汉去查好汉-《光宗耀明》
第(3/3)页
皇帝信不信是最重要的!
“列位,你们说,我们三人为之奈何?”萧大亨再次为难摊手。
郑继之和李廷机配合地叹了一口气。
“……这么说,受江南高姓所挟,这几字已经在卷宗里了?”张益一字一句,缓缓问道。
“头痛啊!”萧大亨点头。
张益缓缓地吸了一口气。
因为什么而起的,最终还是回到了什么问题上。
看来区区大商之家、区区南京兵部尚书和操江都御史是不能解决问题了。
江南必定要有官绅之家,吃饱了金花银由单和士绅优免、大赦蠲免的官绅之家为此付出代价了。
但问题是,要找出这么样一些“江南高姓”而不牵连到在座的南京诸官,实在太难了。
事已至此,张益开始义正词严:“陛下亲为表率,节缩用度,借支内帑,足见朝廷财计之难、陛下忧国之切!蠲免是恩,岂因君父之难而怨望?既敢裹挟要员邀恩典于上,则天降雷霆之威也是恩!列位,我等在江南为官,岂能容这等目无尊长、心无君父、恃宠生娇之人?”
“对对对!”
“真心无君父!”
“往日真是受蒙蔽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新补到南京为官的侍郎们眼神复杂地看着同僚们。
这句式好耳熟,仿佛刚刚听过,是他们鄙视耿定力的。
萧大亨显得十分感动,长长作揖:“我等沥胆以见,如何了结此案、还江南安定,全赖诸位了!”
这时才回去看着张益,举起了酒杯:“一心结案!”
张益重重地点头:“一心结案!”
两人都很满意,满饮此杯。
宴会就此进入高潮。
萧大亨哄得他们要齐心协力解决江南蠲免问题的后患,这次说不得还要将别动不动求蠲免办成潜规则。
而张益则认为找出足够多替罪的“高姓”,这一劫就算过去了。
谢廷赞叹为观止。
不过……陛下会不会不满萧大亨这么利用君威、散播皇帝疑心病极重的流言,甚至隐隐暗示皇帝得位不正啊?
宴会结束,他们这些南下钦差自然有专门住处。
谢廷赞和萧大亨一起。
“……大司寇,刑名律例,不是这么做的吧?”他开口问了问。
萧大亨确实已经喝多了一些,此时只是淡淡瞥了瞥他。
“你聪明归聪明,但还嫩得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