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村里的私塾可不行,我已经联系过县里了,过几天送他去县里的私塾念书。” “啊县里?那要不少钱啊。”陈母很是惊讶。 “没事,下半年我去县里的柳家当长工,工钱,够娃读书了。” 陈母眼睛一下就红了:“娃他爹,辛苦你了。” 陈父不在意说道:“咱家风儿这么聪明,一看就是读书的种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坐在两人对面的陈风细声细语的开口: “爹娘,以后我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陈父听到这话,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 “看看咱家风儿多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 三天后,陈父赶着牛车带着只有三岁的陈风出发前往县里。 临别时,陈母将一包袱的干粮交到了陈父手中: “这是干粮,路上小心些。” 陈父接过包袱说道: “放心吧,你好好在家看着。” 陈母又对着陈风叮嘱:“风儿要听你爹的话,去了私塾好好读书,等你回来娘杀鸡给你吃。” 听到能吃鸡,小陈风立刻露出笑容:“娘,我一定好好读书。” 这一日陈母哭的稀里哗啦,将陈风和陈父送走。 三岁的陈风虽然不懂,但心里也是颇为难过。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陈风已经十三岁了。 他也从一个孩童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在陈风六岁的时候,就从县里返回了青牛村。 这个时代,大部分都是上完私塾之后就回家自己读书。 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会聘请老师私教。 这十年间,陈风是一边读书一边帮着家里人做农活。 陈父和陈母也已经不再年轻,脸上多出了许多皱纹。 “风儿,明天就要童试,你可有信心?” 这一日,干完活回来的陈父找到了在房间内读书的陈风询问。 陈风稚嫩的脸庞上露出坚定之色; “爹,你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家风儿这么聪明,考个秀才肯定没问题!” 陈父脸上挂满了慈祥之色。 陈风已经成为了青牛村的名人,整个村子也只有陈风在读书上有天赋。 又是一年过去。 陈风跟着其他村的人一同前往了县里参加童试。 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童试那就是秀才,已经算是这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了,可以为家里免除赋税。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今天是童试放榜的日子。 陈风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单中。 这一消息传回青牛村,整个青牛村都被惊动了。 村里出了一个秀才那可是一件大事。 就算陈风以后没有更进一步,也可以在村里开私塾教导孩童。 许多人家都是来了陈家祝贺,还有不少媒婆上门说媒,但这些提亲的人都被陈父给拒绝了。 “我家风儿可是以后的举人,眼下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陈父对陈风抱有很高的期待,自然是看不上周围村子里的人了。 今天的陈父很高兴,在家里摆了宴席,宴请村里的左邻右舍。 从陈风中了秀才之后,陈父已经不让他下地干活了。 每天都只是让他在屋子里面读书了,为数年后的乡试做准备。 转眼间,又是三年。 陈风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六岁的书生,他与寻常村里的孩子大为不同,皮肤白嫩眉清目秀。 这些年陈家上门来提亲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但基本都被陈父给拒绝了。 这一年也是乡试开始的日子,过了乡试就是举人,若是成为举人在这个世界就等于改变了命运。 “风儿,这次乡试别有太大压力,就算没考上也能在村里开个私塾。” 陈父和陈母在村口为陈风送行。 两人看向陈风的目光都带着慈爱。 陈风对着陈父和陈母行了一礼: “爹娘你们放心,孩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嗯,走吧。”陈父将一个装有碎银的袋子塞到了陈风的身上,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陈风对着陈父和陈母告别之后,就独立一人踏上了乡间小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