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家里的事情尘埃落定,老丈人冯父重燃斗志,连夜整理材料向组织汇报接受重任的决定。 程学民心里一块大石落地,赴港前的最后一丝牵挂也放下了。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出发前的最后准备中。 就在动身前一天,一个身影敲响了程学民在燕影厂办公室的门。 是龚膤。 她穿着一件素雅的碎花衬衫,脸上带着拍摄后的疲惫,但眼神明亮,笑容依旧温婉。 她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走了进来。 “学民,没打扰你吧?”龚膤将纸袋放在桌上,说道,“《妈妈再爱我一次》昨天刚杀青,剪了个粗编的小样,谢导让我拿给你看看,提提意见。” 程学民接过纸袋,笑道:“这么快就杀青了?谢导效率真高吗?” 龚膤在对面坐下,看似随意地聊起了拍摄期间的趣事,语气轻快:“拍这部戏,可把我累坏了,不过也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立文那小家伙,真是个机灵鬼!镜头感特别好,哭戏说来就来,谢导都夸他,说他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比好些大人演员都强!” 程学民听着,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明镜似的。 龚膤这话里话外,透着对《妈妈》剧组的不舍,更透着对即将南下的香江之行的向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她绕来绕去,终究还是绕到了正题上。 果然,龚膤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和自嘲,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窗外,正在集结准备的赴港团队方向: “还是朱淋姐好啊,又能去香江见大世面。我们这拍来拍去,还是在燕京打转。听说……这次连晓莉都跟着去了?” 程学民点点头,没有回避的说道:“嗯,晓莉在《少林寺》里戏份不轻,后期配音,补拍可能都需要她,去香江也是工作。” 龚膤哦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沉默了片刻,才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亮光,声音也低了些:“学民……我知道你这次任务重,时间紧。” “我就是……就是想问问,你后面……还有没有新本子?有没有……我能试试的角色? 哪怕戏份不多,跑个龙套都行!我就想跟着你们学习学习,开阔下眼界。” 她这话说得委宛,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程学民看着她眼中那份不甘人后,渴望突破的迫切,心里叹了口气。 龚膤有天赋,肯吃苦,形象好,在《庐山恋》和《妈妈》中的表现有目共睹。 但她的戏路,似乎总被框在温婉女性的定位里,她显然不满足于此。 程学民沉吟了一下,没有把话说满,语气谨慎:“新本子……确实在构思一个。 题材可能比较特殊,背景放在香江,涉及的东西也比较复杂。” 他看到龚膤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赶紧补充道:“不过,龚膤同学,我得提前跟你说清楚。 这个本子还在打磨,就算能立项,里面的女性角色……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主角,戏份也不会太重,甚至有些……边缘化。 跟你现在的戏路不太一样,你别抱太大期望。” 龚膤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摆手,语气急切:“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学民,我不挑角色,也不在乎戏份多少! 只要能参与你的片子,哪怕只有几个镜头,我也愿意! 我就想尝试点不一样的,突破一下自己!老是演一种类型,我自己都腻了!” 看着她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决心,程学民心里有了底。 他其实在构思《救赎》时,就已经预留了一个角色。 一位在动荡的香江背景下,坚韧隐忍,内心复杂的华人女性,戏份不算多,但很有张力,需要演员有足够的内涵和表现力。 这个角色,龚膤无疑是合适的人选之一。 但他不能现在就说死,因为他目前先不打算马上粗筹建《救赎》剧组,要再等一等。 “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程学民点点头,给了她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个角色我记下了。等本子成熟点,立项有眉目了,我第一个通知你。 不过眼下,你得先在燕京等着,《妈妈》的后期宣传还得靠你撑着呢。香江那边,我们先去打前站。” “我明白!我明白!”龚膤连连点头,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感谢的说道: “学民,谢谢你!真的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准备,绝不给你丢脸!” 她又聊了几句《妈妈》的后期安排,便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程学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笑了笑。 这姑娘,事业心是真强。 四月十八日,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燕京机场候机厅里,赴港代表团二十人,加上部里派的四位工作人员,整齐列队。 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深色中山装或列宁装,提着简单的行李,脸上洋溢着兴奋,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庄严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