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押送军品(下)-《巨贾传》


    第(2/3)页

    但是,他卢嘉瑞则不想像父亲那样过一生,他觉得他要过更有意思、更欢乐、更激动的生活,享受人世间的刺激和精彩,终老时才不悔曾经此生。

    对于卢嘉瑞而言,娘亲则有点像个迷,他一直就不太清楚娘亲的身世。他不知道娘亲老家在哪里,他没有外公外婆,他从来没见过娘亲回过家或走访自己的亲戚,也没见有娘亲的亲人来家探望过她。父亲和娘亲以及其他任何人也都没有谈论和提及过娘亲的家和她的家人亲戚。他长大一点,懂事了的时候,他就感到很奇怪,问父亲,父亲却异常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问。卢嘉瑞是一个很快就明白事理的孩子,于是他也就不再提起这类事情了,虽然一直还是困惑不已。

    卢嘉瑞还是很为他的娘亲自豪,娘亲比大娘二娘更有学识,见识也宽广多了,甚至很多时候她比父亲还更有见地,家里不少事情都是娘亲拿的主意。娘亲还很有些诗书学问,有主见,通情达理,小的时候就是娘亲教导他,开始他的经学启蒙。

    卢嘉瑞觉得,娘亲的爱护和教导让他受益极多。这回远在他乡,久别家里,他更想着在家里在娘亲身边的好了。

    大娘和三娘对他也是很好,但终究没有那种极深的亲缘的感觉,没有自己的生身娘亲那么亲近。

    单先生是个很不错的师傅,能文能武,有学问、有经历、有见识,能遇上这样的先生,卢嘉瑞觉得是自己的幸运。虽然没能在科场上得意,但他觉得那完全不是单先生的学识不够或者教得不好,而是他自己没有足够努力,也许还有就是自己本来就无意于科场得意。

    这回好了,自己从军以来,除了坚持练功习武,还不时回首思量单先生的教导,无论是文是武,单先生的授业对卢嘉瑞来说,都算是一直很受用的了。没有单先生在身边教导和指点,卢嘉瑞不时觉得若有所缺,似乎很多的事理还不能够明了。他父亲跟他说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总算有所感悟了。

    正当卢嘉瑞以为军旅生活就都将在这么平淡无奇中度过的时候,阵仗可就找上门来了。

    大宋国北边的辽国,虽然内耗不断,强盛不再,每年收受大宋的岁币,但依然还时不时纵兵侵扰大宋边境,肆行抢掠。这等马背上的游民骑兵,彪悍残暴,来去飘忽,所过之处,往往劫掠一空。抢掠牲畜财物自然不在话下,还杀男丁掳女子,一阵掳掠过后,常常是村镇一空,人民家破人亡。

    大宋有驻边的防兵,但战力却比那游牧民族骑兵逊色不少,且也不是正规的攻防战,辽兵来去无常,飘忽不定,防不胜防。碰到小股游骑侵扰,接到警报,附近驻守的边兵出动防御截击。扰边的辽兵游骑意在抢掠,并不恋战,除非遭遇上了才厮杀一阵,杀不过就舍弃所抢掠之物远飙,打赢了就裹挟着财物女子而去。边兵战力并不强,也无法纵深远追,只好干瞪眼。

    有时辽国边将也有狂妄的,统率大队兵马,深入进攻内地城池抢掠,这时戍边将帅需警报朝廷,等朝旨下来,周边驻军方能出动,协同迎战御敌。

    这日,早饭刚过不久,正在操演,代州守将程虎将军的信使快马赶到,投书王将军,报称有辽兵骑兵大队一路抢掠进犯如代州境,我军出击不敌,退守代州城,正被围攻,情势危急,请王将军急速出兵救援!

    王将军接过书信,看毕,对信使说道:

    “程将军的急报本将军清楚了,你回去禀报程将军,本将军即刻上奏朝廷,并做好一切出兵准备,等皇上圣旨下来,马上出兵救应。”

    信使再次下跪叩头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