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献谀(中)-《巨贾传》
第(2/3)页
“大伙停!停!停!”卢嘉恭转身走去,喊道,“不要单将黏土混砂石了,改用一半石灰和一半黏土混砂石舂压,那样更结实。卢嘉春、胡大、张彪,你们三个推车去运石灰,其他人先将方才舂压的填土挖开打散!”
“干嘛这么麻烦,修桥不一直都这么干的吗?”有工役说道。
“少啰嗦,就赶紧干活,又少不了你的工钱!”卢嘉恭喝令道。
“卢嘉恭,就这样,我跟柴荣到城北金瓦街桥去,你继续做工吧!”卢嘉瑞对卢嘉恭大声喊道。
于是,卢嘉瑞就和柴荣、逢志一同去往城北金瓦街石桥工地,同样地让工役将石灰混砂石黏土填埋舂压桥里。好在这边还没有填土舂压,只是堆了一些砂石混黏土的料在桥路上,铲出来混上石灰就可以了。
到了这年的七月份,两座石桥终于全部筑造完工,交付当日,知县陶老爷亲自带领一众衙门官员人等莅临察看验收。
先是察看验收城北金瓦街上的这座桥,再去城南察看验收牛角街上的那座。金瓦街的这座桥上早准备好一队吹打乐手,陶老爷的开道锣声一到,卢嘉瑞和卢嘉恭、柴荣跪迎于桥头,一边则锣鼓喧天,锁呐嘹亮,一边爆竹轰响,围观者众,一派热闹景象!
陶老爷下轿来,一众官员下马跟上来,卢嘉瑞领卢嘉恭、柴荣再拜恭迎,口中呼道:
“瑞恭荣筑造工坊卢嘉瑞、卢嘉恭、柴荣恭迎陶老爷领众官员前来察看验收石桥!”
“起来吧!你等为筑造石桥劳累辛苦,也是为民造福,与民便利!”陶老爷说道。
“我等不过听从陶老爷差遣造桥,都是陶老爷的仁德施政惠民之功!”卢嘉瑞说道。
说毕,卢嘉瑞和卢嘉恭、柴荣一起,引领陶老爷等一众官员在桥面路上参观察看。参观察看中,官员们对石桥的造型和筑造做工啧啧称赞,都说石桥壮观雄伟,牢固可靠,方便了河岸两边的通行。
“这石桥桥面拱起不高,桥顶坡度不大,桥面方便行人车马通行,桥下面孔洞却很大,又不妨碍舟楫通过,设计独具匠心,不错!”陶老爷赞扬说道。
“这桥面上中间设有车道,两边人行道,这样的设计不多见,方便车子过桥,行人左右两边分流,很好!”县丞乐和安说道。
“禀上两位老爷,敝号瑞恭荣筑造工坊设计之时就考虑要使石桥牢固且方便,故特别减缓桥面坡度,并别具一格,特地设置车马通道,与行人通道相分开,方便通行。”卢嘉瑞作揖说道。
“这桥墩桥体都用的大块石料砌起,看起来大气稳固!”典史夏恭基说道。
“夏老爷所见甚是,正是为使用这些大块石料,更费料钱与人工钱,但为石桥的美观牢固,也是值得!”柴荣对夏恭基抱拳为礼,说道,“当然,在桥里面的填料,敝坊用的是砂石与黏土混石灰,比寻常建桥使用的砂石混黏土要牢固得多,当然工料花费也多出不少!”
“我看这桥栏上柱石的雕刻也是十分精致,看得出工匠手段高明,极是用心!” 主簿华荷禄一边抚摸桥边栏柱,一边说道。
“上禀这位老爷,敝坊的石匠都是本县乃至周边州县中最好的石匠,手工自然非一般寻常可比!”卢嘉恭稽首为礼,说道。
“桥边的栏柱上怎么还蒙着一块红布?”陶老爷指着问道。
“回禀老爷,红布蒙着的是石桥名字刻石,正等老爷揭幕,以作为石桥正式交付使用之标志!”卢嘉瑞作揖回禀道。
“好,那本官就揭幕了吧!”陶老爷走了过去,到红绸布蒙着的栏柱石边上,一众官员围上去。陶老爷伸手慢慢将红色绸布扯开,但见石栏挡板上阴刻着“陶令桥”三个隶书漆红大字,跃然醒目。于是,那边的吹鼓乐手尽力吹打起来,几串爆竹同时鸣响,桥上一片喧腾!
“石桥命名甚是不妥,陶某何能何德,敢留迹此桥?”陶老爷说道。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桥的命名,不过在众人跟前还得谦虚一番。
“陶老爷主政聊城多年,施仁育德,政通人和,福泽乡民,趁此建桥之际,勒名纪念,甚是合当!”县丞乐和安说道,一众官员与卢嘉瑞等一片附和之声。
陶老爷笑容满面,甚是快慰,向众人抱拳说道:
“陶某为官一方,民众视为父母,理当为地方百姓谋福祉,唯恐做得不够,丝毫不敢居功,还请各位官属同僚多多襄助,确保聊城富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