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半个月后,念天启已进入昌阳郡处州府地界。 当年离开家乡之时实在年幼,别说郡城、府城不曾去过,就是县城也没去过,甚至根本没有出过从小生长的溪左镇。 正常来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根本就记不住出身之地,念天启记得还得益于其穿越者的身份,虽然因为脑子还未完全发育,导致前世的意识时睡时醒. 不过不长的清醒时间已经足够念天启记住很多东西了,而故乡的地址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路走来,念天启边走边问,走走停停,越是接近故地,反倒是走的越慢,即便归心似箭。 十二月初三,经过五个月的艰难跋涉,颠沛流离,念天启终于回到了故乡,阔别十年之久的故乡——溪左镇。 溪左镇是个小镇,拢共也就百十户人家,一条青砖铺就的小路自西向东贯穿小镇,镇中有一颗千年的古香樟树。 古樟树有三人合抱粗细,在七八尺高的地方分成了三支成人腰肢粗壮的叉丫,三支粗壮的叉丫又各自向外扩散生长,在树顶编织了一个巨大的伞冠。 念天启的父亲和李天赐的父亲也是结拜兄弟,当年念李两位郎中一起在这溪左镇东边开了个小医馆,为这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行医诊疗。 小医馆不大,只用木篱笆围了个院子,前院作为医馆,后院则是两家人的起居住所。 念天启从东边而来,远远的就看到了镇头的那个小院子,心中思绪万千,离家十年,马上就要见到阔别已久的父母了,眼眶之中竟是湿润起来。 天启放慢速度,慢慢的来到院门外,木篱笆不高,坐在马上的天启能清楚的看到院里的景象,可是并没有看到期望中的身影,满脸期待的神色慢慢散去。 念天启翻身下马,来到院门前,院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看样子已经有些年头了。 天启伸手轻轻一拍,铁锁就落了下来,推开院门走进院子,看着满院子的杂草天启心中五味杂陈,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家人却不知去向。 天启默默的在院中站了会,平复了心情,才又打开正堂的大门,粉尘弥漫,蛛网遍地。 秉着呼吸穿过正堂,到后院细细看了看,天启不得不接受父母早已离开的事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