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献俘(11)-《大宋之光》
第(2/3)页
耶律阿保机建立帝国时由于契丹的疆域扩大和战争形势的变化,他以自己原有私人扈从为核心;重组了粗糙的部落军制。
按照和王室关系的亲疏远近,辽帝国的军队可以划分为四大类:禁军、部族军、汉军、属国军。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夺取汗位。和所有蛮族系君主一样,他深感部落联盟的框架下,不能很好地实现个人意志。
为了摆脱对部族军队的依赖,耶律阿保机从契丹各部及征服的奚、汉群体遴选健儿,组成“皮室军”。
“皮室”通今天东北俚语“皮实”,在契丹语境下有“强壮”的意思。
皮室军是皇帝的禁卫军,不仅承担着皇帝扈从的职责;也经常作为一支独立的野战军被派遣参加对宋人的战争。
皮室军人数最多时,可达3万余人。辽国后期,皮室军的皇帝扈从职能让位给皇帝的宫卫军“斡鲁朵”。
述律氏皇后的私人部曲属珊军也隶属皇室禁卫军之列。
该军由皇后的宫分户丁组成,得名于“珍美如珊瑚”。
属珊军人虽少于皮室军,但也拥有两万之众;这反映了辽国皇室早期内部存在微妙的平衡。
属珊军曾参与辽国对室韦人的战争,建功殊多。
遗憾的是,述律氏皇后辞世后,属珊军就被迅速解散了。
部族军是地位次于禁卫军的武装,较为完整地保持了部落结构。
部族军是辽国地方上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也是辽国历次对外战争的主体。
部族军的来源除了契丹八部外,还有回纥、突厥、沙陀等数十个部落。
部族军基本上都是骑兵,需要服从得到中央认可的酋长的指挥;酋长的身边也保留了自己的亲兵“私甲”,是部落里百里挑一的勇士。
辽国还有汉军,汉军类似部族军;是燕云16州主要的卫戍部队。
山北八军是辽国收编的第一支成建制的“汉军”,他们固然顶着“汉军”的帽子,实际上是由胡人和胡化汉儿组成的军队。
承唐以来,华北北部就在一直吸纳来自草原方向的流亡者;中原政权经常雇佣他们作战,五代两支强军“银胡禄”和“银鞍契丹直”就来自这里。
第二支投靠辽国的汉军是后唐北平王赵德钧的幽州兵,他们在晋安寨战役的向背直接导致后唐的灭亡。
出于历史原因,皇帝对汉军有着很深的成见;即便他们在宋太宗北伐时表现出过人的忠诚。
辽国的附庸也需要对宗主国承担一定的军事义务。
根据历史记载,鼎盛时期的辽国拥有59个附属国和仆从部落;不过,契丹人不太重视这些日常反水的鱼腩;他们的作用可能除了壮大声势外,就是装点皇帝的宫廷。
契丹人以弓马立国,骑兵的数量诚然非常庞大;但纯粹的骑兵部队显然不能适用强敌环伺、地形复杂的外部局势和多种战场。
作为受突厥和唐朝双重熏陶下成长的国家,辽国发展出一支以骑兵为主其他兵种一应俱全的国家暴力机器。
隋唐之际,契丹部落联盟除了个别富有的贵族,几乎人人都是轻装骑射手。
第(2/3)页